> 国内 >

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来源: 网络综合

土地孕育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经过世事变迁,一些土地因土壤成分发生变化而不适合用原来的耕种方式种植粮食作物。如何既能让农民保住“饭碗”增产增收,又能保障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今年8月以来,记者随2020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采访团在柳州、贵港等市采访发现,广西在全国率先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整建制试点,交出了一份具有地方特色的亮丽答卷。

A 荒郊野地变致富福地

精耕细作葱苗秀,致富脱贫日子甜。近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来到柳州市柳江区三都镇三都村看到,三都村采用现代化喷灌系统的香葱地绵延到村民一栋栋粉墙黛瓦的崭新漂亮小楼前,青山掩映之下,蓝天白云与绿油油的葱花地连成一幅充满朝气、和美幸福的田园画卷。

三都镇农民成片种植蔬菜有30多年历史。近年来,香葱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柳江区“葱满幸福”香葱产业(核心)示范区创建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获得批准,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香葱连片种植基地,香葱产量也从2009年的1.15万吨发展到2019年的6.4万吨,香葱远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湖南、贵州等省市并获好评,年产值达3亿多元,可以说是香葱挑起了亿元产业。

“三都村由于成土母质造成背景值较高,属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不适宜种植水稻。”三都镇党政负责人说,该区域调整前主栽作物为双季水稻,有关部门经科学评估在此建立农用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类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区,引导农民改种香葱、豆角、瓜类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作物,并采取土地流转、政策倾斜、适当给予补贴等措施,鼓励专业合作社参与种植结构调整。

如今,三都村主要采取一年三熟的蔬菜种植模式,实现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安全利用。该示范区实施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措施,2020年预计总产值1630万元,纯收入1140万元。这不仅能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实现管控类农用地安全利用,而且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过去的荒郊野地,正变成人们安居乐业和致富的福地。

B 安全利用促增收脱贫

近日,记者在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龙马村看到,成片的火龙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我们共种植火龙果240亩,年产量达4吨/亩,用有机肥和物理防治虫害,既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土地的不良影响,又能使火龙果品质和口感都达到高标准,产品直销上海,供不应求,年纯收入432万元。”贵港市这家火龙果种植基地负责人杨先生说。

这片欣欣向荣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同时也是广西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覃塘示范区。原来该村由于成土母质造成背景值较高,属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土壤,不适宜种植水稻。覃塘区通过科学评估,采取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盘活土地资源,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该村的韦启明是个残疾人,通过土地流转,他把原来种水稻的2.2亩土地租给农业公司种火龙果,每年一亩便可得到1200元租金,过去他辛辛苦苦种水稻,一年一亩都不一定得1000元。他平时还可以到种植基地务工,给火龙果施肥、剪枝、采摘,收入来源增多了,还不用那么辛苦,如今已脱贫。

记者从贵港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贵港市坚持农用地安全利用与富硒品牌创建相融合,促进农民增收。该市通过开展农用地硒资源普查工作,建立第一期土壤富硒资源保护区,并根据保护区土壤的地力情况,测土壤配方精准施肥,切断外源污染的途径,从而提高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提升富硒品牌的质量和生态效益。目前,全市共有60家企业的77个品牌通过自治区富硒农产品认定,排名广西第一。

此外,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协同创新联盟与贵港市在港北区庆丰镇新塘村,还开展了农用地安全利用联合攻关实验,建立集成大田展示区18个、实验小区10个,主要采用低积累水稻品种、水分调控、叶面阻隔、优化施肥、土壤调理等技术模式,促进农用地的安全利用。

C 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决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年来,全区土壤环境总体状况稳定,无突发土壤污染环境事故,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也无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发生。

农用地安全利用是指以水稻种植区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农艺技术,采取安全利用类措施,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广西始终把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2017年7月,自治区政府与原国家环境保护部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责任书》,自治区政府同时也与各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并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广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广西共统筹2.54亿元用于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共建设了243个共15.31万亩的集中推进示范区、74个共6.74万亩的联合攻关示范区;在全区22个县56个乡镇220个村总面积20万亩相对集中连片的水稻生产区域,实施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