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周德宇:如何像欣赏比赛一样,围观美国大选


来源: 网络综合

美国总统大选第二场辩论即将举行,大选日也一天天临近,今年的大选终于要在喧嚣和混乱中走向尾声。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在看一出长达数月的体育赛事:

两方对垒,赢家只有一个;围观的人很多,真正下场的人很少;激烈和紧张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而无论局势多么艰难,劣势一方仍然有一线生机,胜负的悬念会保留到最后一刻,也就是即将来临的大选日……

唯一的区别是,在美国大选中,比赛时长是固定的,必须要在选举日展开最后的决战来一决胜负(当然,还有分不出胜负要靠场外裁判解决的可能性)。

像我这种同时混着reddit的美国政治板块和各种体育板块的人,看到美国网友们一边讨论政治,一边评价着赛事,就总有一种串戏的感觉。

网友们评论着选情和策略,就跟评论着场上局势忍不住替选手指导打法一样;网友们讨论着党派和政客,就好像讨论着自己关注的队伍和选手为他们加油助威一样;网友们解读大选前的突发事件和各方应对,就好像解说一场激烈的对抗分析选手们的决策……

有人可能会说了,选举总统这么重大的事情,特别是今年的大选被很多人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大选,是决定美国甚至世界命运的选举,怎么就被我说成像比赛一样的儿戏呢?

但是选举政治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竞技,只不过规则更加多变,获胜者的奖励更加丰厚,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罢了。对于我们这些非美国人,即便美国大选对我们也会有间接的影响,但毕竟又不能去干涉他国内政,不就只能看戏了?

而对于绝大部分美国人来说,除了最后投票的一瞬间(很多人最后还投不上或者不会去投票),他们在整个选举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效用,可不就是欣赏一场比赛嘛。

毕竟,旅途的意义不是终点,而是走过的路,所以我才会在不同的论坛间串戏。对美国网友们来说,重点不是他们手中对选举结果影响力近乎于零的选票,而是在整个大选中持续的参与,让他们感觉自己拥有对国家政治的掌控感和归属感。

所以,若是把选举说成是一场比赛,那可是在夸美国大选富有观赏性。老实说,这几个月来看着特朗普和拜登带着各自团队在台上激烈争(si)辩(bi),再看着双方的支持者们在台下热情讨(dui)论(xian),真的让我体会到了一些“大众民主”的乐趣所在,比2016年刺激多了。

2016年的选举,很多人都觉得只是走个程序送希拉里“登基”,没什么特别大的兴致。但今年可不一样。经历了2016年的惨败和这四年来的动荡,民主党一方吸取教训,准备这次干回来,而共和党一方也严阵以待,不惜代价守住连任,这才是血压拉满的宿命对决嘛。

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分享围观这么一场宏大竞技的乐趣。

为了拽着各位陪我一起围观大选,我就在这里稍微科普一些有关这次大选的常识,并且为大家分析一下当前的局势,提供一些解读和预测选举结果的思路。

(对选举人团制度和今年美国红蓝州分布已经比较了解的朋友,可以直接从第二页的“民调”部分看起。)

比赛规则——选举人团制

首先从比赛规则谈起。

美国大选跟绝大部分西方选举制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并不是在全国拿了最多选票的一方获胜,而是拿了最多的选举人团票的一方获胜。

那么,选举人团的票数要怎么获得呢?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2016年的地图:

图片来源:wiki

图上是美国的五十个州,每个州的名字下面相应的数字,就代表这个州拥有多少张选举人票。每个州有多少张选举人票,取决于一系列历史和制度的因素,并不是完全按照人口来划分,小州拥有的选举人票往往大于其人口比例。全美国五十个州一共会贡献538张选举人票,拿到略超半数的270张就可以赢下选举。

但是,每个州的选举人票分配,是遵循赢者通吃原则的。当某一方在该州获得多数选票的时候,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就全部归该方。比如说,特朗普在2016年仅仅以0.23%的优势(47.50%对47.27%)就赢得了密歇根州(MI)全部的16张选举人票。

这种美国独特的制度,使得好几个入主白宫的总统,实际上并不是赢得最多普选票的一方,比如我们熟悉的特朗普,还有之前的小布什,都是如此。当然,不同的游戏规则造就了不同的选举策略,如果换成仅靠普选票定胜负的规则,特朗普和小布什肯定也会转变竞选策略,并不一定会输。

选举人团制度的存在,意味着总统的竞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全国民意。我们简单想象一下就可以明白,一个少数派完全可以在很多州一票都不得,只要在关键的几个州以微弱优势取胜,就足够赢得大选了。

当然,全国性的总统大选很少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毕竟要是一个总统在相当多的州啥选票都捞不到,那就是准备内战的节奏了。

无论如何,策略性地放弃和争取各个州的选票,是竞选的核心所在。全国的普选票虽然重要,但并不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特朗普在全国民调上大幅度落后,很可能输掉普选票,选举也还没有进入垃圾时间的原因,还有更关键的局势需要关注。就好像围观一场击剑比赛,外行可能还在看着谁的招式更华丽,但内行则是关注谁更能刺中对方有效部位。

比赛场地——红州、蓝州、战场州

那么,如果你想要做个围观美国大选的内行,在大选日,该关注什么呢?

显然,根据选举人团的规则,我们该关注具体州的选情,看每个人拿下了什么州,也就是各州变红还是变蓝,那些州会有多少选举人票,离270票还差多少……

这里插一句,其实“红蓝之争”的历史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长。冷战时期,红色不受欢迎,毕竟会让人想起苏联。到2000年大选时,媒体为避免混乱,才决定统一标识,把执政党标成蓝色,在野党标成红色,结果民主党就成了蓝色,而共和党成了红色。

但看各州选情只是第一步,看50个州也吃不消,实际上不是每个州都值得关注。

比如我们如果看见拜登拿下了加州(CA),全取55张选举人票,看似是巨大胜利,是不是会觉得拜登就稳了呢?并不是。

因为加州是一个“深蓝州”,是极为稳定的民主党票仓,共和党早就放弃了在该州的争夺,所以拜登本来就会赢。这55张票虽然数量吓人,但并不会对大选形势产生任何新的影响。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入“深色州”和 “战场州/摇摆州”(Battleground State/Swing State)这些概念了。我们再来看这张图:

这个图是根据最新的民调结果制作出来的,颜色越深,就代表一个政党越有可能赢下该州。我们可以看到,图上有很多州是深蓝色和深红色的,这些州一般就是红蓝两党的铁票仓。

在这些州,民意和选举结果相对稳定,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变化,比如纽约州(NY)多少年来都只会投民主党的票,田纳西(TN)就只会一直投共和党……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双方都不会在对方的铁票仓费心思,这些州的归属在大选中总是确定的,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关注。

但是,光凭自己的铁票仓,没有任何一个党可以取得胜利。即便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深蓝州的票数似乎要更多一些,但也远没有达到胜选所需要的270票。

因此,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图上那些浅色和棕色的州。这些州的民意并不会大幅度偏向某个党派,而是左右摇摆,导致每次的选举结果都可能不一样,所以称之为“摇摆州”。而这些州,自然就是每次大选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两党都要投入大量资源去争夺的重点,所以也就称为“战场州”。

比如佛罗里达州(FL)、北卡罗来纳州(NC)、宾夕法尼亚州(PA)……这些都是著名的战场州,选举人票数多,而且民意并不固定,完全取决于哪个党在这次大选中更能争取他们的民心。

特别是佛罗里达州,因为手握多达29张选举人票,是关键中的关键,往往赢下佛罗里达基本就等于赢下选举。

不过,哪些州是战场州,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除了佛罗里达这类万年战场州之外,每次选举,也都会有新的战场被开辟,或者旧的战场被遗忘。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